「......無可挑剔,一如往常。每個音符都和樂譜上寫的一模一樣。在技術上,再完美不過。然而,從頭到尾,冷冰冰的。......他是個真正的完美主義者......正因為他將那作品演奏得如此一絲不苟,在這裡面,少了『靈感』。然而話又說回來─我們不能隨便批評大師......我沒有意思要貶抑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寫這段話的人,自己是一位大師,他是俄國鋼琴家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1915-1997﹞,他評論的對象,則是和他同輩的另一位鋼琴家米開蘭基里﹝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1920-1995﹞。李希特聽完米開蘭基里的演奏會,在自己的日記裡喃喃訴說著感受。寫在日記裡,所以這一段話很坦白、很誠實,很坦白很誠實地表現了李希特對於「完美」、對於米開蘭基里的困惑。

     米開蘭基里的演奏生涯留下許多令人難忘的記錄。大概沒有別的演奏家可望打破他取消演奏會的次數。米開蘭基里公布的演奏會行程,平均大概會有一半會取消。不是因為米開蘭基里路上耽擱趕不及,不是因為米開蘭基里生病手指沒力氣,更不是因為場地舞台臨時倒塌了。事實上,米開蘭基里早就在音樂廳裡,早就把他自己帶來的琴架好,花了大半天時間依照場地的環境,親自調音,然而再怎麼調都調不到他要的,完美音色與音效,於是大師雙手一攤,不容商量的說:「取消吧!」

     米開蘭基里累積越多取消音樂會的紀錄,他音樂會的門票竟然越是炙手可熱,買音樂會門票像買彩卷一樣,賭賭自己這回運氣怎樣,到底能不能聽到大師演奏?如果真的等到大師上台坐在琴前彈出第一個音來,那種幸運幸福的快樂,幾乎可以讓人流下淚來。  

     聽眾為什麼對米開蘭基里特別寬大?應該是明瞭他取消音樂會的理由,不是他偷懶,不是鬆懈耽溺,也不是疏忽大意,他是因為追求完美,無法達到完美條件,才不得不取消演奏。米開蘭基里不是把自己看得比音樂大、比音樂重要,所以才為了自己犧牲音樂,他是為了音樂,為了完美音樂而犧牲自己的演奏,順帶犧牲了想聽音樂的人。

     做為一個傑出鋼琴家,李希特一定明白,追求「完美」演出,有多困難。最難的是,練到那麼「完美」,演奏者的熱情必定被消磨掉了,沒有熱情也就不會有臨場火光迸裂的創意靈動,連自己都嚇一跳的精采表現。 

     李希特毋寧在感慨,感慨為了那完美的演出,米開蘭基里願意做出多大的犧牲。他甚至願意犧牲作為藝術家的成就與快感,願意犧牲自己的熱情。這樣一個人,面對鋼琴、面對音樂時,可以什麼都不要,只要完美、將自己完全謙卑的完全幻化成作曲家的工具。
     演奏家不該那麼謙卑,不能那麼沒有自我,李希特必定在內心如此吶喊著,然而即使在日記中,李希特都沒辦法直接這樣指責米開蘭基里。因為無法抗拒無法否認完美主義態度背後含藏的尊重。
                                                  ──本篇文章內容摘自謬斯客‧古典樂刊28期  楊照 「謙卑的完美主義者」

      今天在「MUZIK」雜誌中讀到這一篇文章,心中感觸良多,﹝這本雜誌介紹了許多關於音樂的東西,內容以古典音樂居多,看得出來編輯群的用心,慢慢增加了一些有創意的玩意兒,每當讀這本刊物總會令我獲益良多,如果對音樂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書店翻翻,真的是很不錯的一本雜誌﹞一方面佩服米開蘭基里對音樂的完美要求,但一方面又為他惋惜他在他的演奏生涯中扼殺了多少創意?其實,會想去聽音樂會的人,就是想要感受一下臨場時演奏者對於演奏音樂的新意;在音樂廳中,能夠更近距離的感受到演奏者「創造音樂的過程」,演奏者的一個呼吸,一個表情,一個動作,甚至是彈錯一個音,都能「活生生」的體驗到!畢竟,看著DVD,或聽著CD,還是沒有「現場」那麼過癮啊!不然,為啥那些明星們開的演唱會,大家還是搶著去聽?就是因為能夠陪伴、參與演奏者演奏音樂的過程,是一件大快人心、也是在家聽音樂無法取代的事。

       想起當年在大學畢業音樂會的那一場演奏會,其實,那場演奏會真的是「不完美到了極點」,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我依然為我自己感到驕傲。因為只有我知道,那場音樂會,從樂曲練習、製作音樂會節目單內容、場地布置等,都是我十分用心、費盡心血、絞盡腦汁完成的,就算失敗,我也「失敗得很成功」,畢竟我盡我最大的能力走過那過程了。
       每個人都不完美,又怎麼能創造出完美的東西?總會有些小瑕疵,因為這些小瑕疵,造成了每個人的「完美」與「獨一無二」,不是嗎?
       也許,這就是米開蘭基里對待音樂時的「盲點」吧?

       但是他對於演奏樂曲的完美態度,是我一輩子都要努力學習對待音樂的功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iq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