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亞歷山大.封.笙堡
原文作者:Alexander von Schonburg
譯者:闕旭玲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5日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這本書是我偶然在書店中發現的,粗淺的在書店翻閱後發現內容還滿有趣;也頗好奇作者怎麼令他的生活「窮得有品味」?就買下來了。最近幾年不太買書了,第一是占位,第二是有些書看了一次之後就不會想再看第二次了。除非它有重覆閱讀玩味的價值,否則我是不會輕易買下它的。


     作者會寫這本書是由於他在九一一事件後被裁員,資遣後的他不得不重新看待「金錢」在生命中的定位;身為記者的他也嗅到了不景氣的訊息;因此想以他的觀點分享如何在物價上漲、股市大跌、荷包縮水的景氣中,還能過一個有品味的生活。
     作者出身的家庭有著五百年的階級沒落史。他的祖父以前是貴族,在德國坐擁城堡和大片土地;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占領東德,他們全家被趕出宮殿,真正成了「平民」的身分。身為貴族世家,但他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就開始培養「節儉」的觀念;童年時期同學家的冰箱永遠都是塞滿的,吃巧克力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他們家冰箱除了一罐牛奶外,別無他物。「零用錢」、「度假」對他來說更是天方夜譚。
     「今天我終於了解:父母的『節儉功力』不僅是為了實際需要,還遵循著某種美學原則。鈴木愛作曾在《射藝之禪》中談及「日本武士的陀寂精神」,所闡述的中心思想是「不足的美感」與「儉約的美感」。武士從來不會因衣衫襤褸、外表醜陋而遭人憎惡──裝扮華麗、奢侈浪費才是「無情」的行為及表現。歐洲版的佗寂美學,當屬由我父母發揚至臻境。一只茶壺唯有出現裂縫或黏補過後,父親才會覺得它具有美感,一件夾克一定要舊到沒有人肯穿了,父親才會樂於天天穿它。」﹝摘自「窮得有品味」﹞

     他從生活食、衣、住、行的不同面向去刻畫如何活出一個有品味的生活。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章「文化便秘」,他指出有些藝文活動其實是媒體、商業化的產物;甚至有些藝術家是為了想迎合大眾的口味而有其創作的作品。藝術本來是一種美的事物,但在媒體炒作的結果下已經失真了;甚至有些群眾只是單單為了在這些藝文活動中有露個臉,就表示他「有品味」,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們有辦法掙脫媒體的宣傳攻勢嗎?我們真的還能夠自己決定要欣賞哪些畫?聽哪些音樂?看哪些書?思考哪些問題嗎?哪些『文化事件』是我們真的渴望了解,或是出於需要才去接觸?又有哪些資訊根本是多餘的,但是我們因為『相信』有這些資訊才有辦法跟人『交談』,所以強迫自己非去接觸吸收不可?」
     「現在連歌劇院也很講究行銷,所以許多歌劇內容變得既聳動又具爭議,使得老歌劇迷漸漸不敢上歌劇院了。觀察這些歌劇院觀眾真的很有意思,看他們怎麼精心打扮、盛裝出席,為了一場歌劇首演,搞得自己人仰馬翻。只要你稍有鬆懈,忘了時時提醒自己,你也會跟他們一樣不由自主,把藝術、文化或媒體當成凸顯自己身分地位的工具,變成和人交際時的重要話題。」﹝摘自「窮得有品味」﹞

      讀這本書真的令我獲益良多,作者的筆觸平易近人且風趣,他的博學多聞也令我在閱讀中不斷在心中讚嘆不已。書中許多觀點甚至是我還未讀過它時就已落實在生活中行之有年的法則。搞不好,未來幾年就開始流行「節儉」風喔,大家穿的衣服都是二手衣,手上拿的包包是自己做的!
      仔細在生活中尋找,其實很多事物是金錢買不到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iq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