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改編自近年來風靡全球且備受好評的同名小說,作者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講述一個關於友情、家庭、悲慘錯誤及補償之愛的感人故事。故事背景設在一個戰爭即將爆發的分裂國家,阿米爾與僕人哈山是最好的朋友,但他們很快就會被迫永遠分離。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美好午間時光,無憂無慮的孩子們在美麗的天空下,放著風箏互相比賽。一個男孩得到勝利後,卻因背叛朋友的行為造成莫大的傷害,但這個過錯在他心中產生如史詩般的贖罪意念。現在,阿米爾住在美國已經20年,他回到危險的阿富汗,此時的阿富汗正受控於鐵腕手段的塔利班政權下,他必須面對過去一直縈繞在他心頭的不為人知秘密,把握最後機會做出彌補。




     一部描述父與子、友情、移民、宗教、人性等複雜面相的電影。

     
     未拜讀過原著小說,只能單單從電影中的枝微末節去判斷;阿米爾的父親是一位在喀布爾優渥的仕紳,在與阿米爾的互動和舉手投足間表現出他對自己兒子的鍾愛:童年時生日時為他舉辦盛大的生日派對;大學畢業時阿米爾立志要當作家,父親從原本的反對到其後的默默支持;以及阿米爾心儀一個女孩時父親即使身體再不適仍迫不及待的去幫他做媒人等。
     在戰爭爆發後,這對父子坐著走私的車輛準備逃往美國,在途中遇到一個俄國大兵看上車上的一名婦女而想強暴她;父親立刻挺身而出,在失去生命的緊要關頭下,這名大兵的長官來了,於是婦女和父親都倖免於難。這名婦女的丈夫感激他,親吻他的手並讚美他。阿米爾的父親只是謙虛的說,我不配得。
     剛開始看到這幕的我,不解於父親的回答,看到最後我才知道,哈山其實也是阿米爾父親的親生兒子;也才明白儘管在眾人當中德高望重的父親,也有如此不堪的一面;他有勇氣為一名陌生女子而死,卻沒有勇氣承認他與僕人之妻當年在錯誤下出生的孩子,只是單單為了那該死的「面子」。

     阿米爾似乎也遺傳到了父親個性中的矛盾﹝不過我真的覺得這種矛盾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人性的矛盾﹞,在他親眼目睹哈山被欺負的惡行之後,不但沒有挺身而出,反而轉身逃跑。後來,更惱羞成怒,懦弱的找到一個看似恰當的理由把哈山趕出他的生命中。
     有一幕,阿米爾拿番茄丟哈山,怒罵他:「你為什麼不打我?你還手啊!」哈山只是默默的拿起一顆番茄打了他自己,鮮紅的番茄汁流了滿臉,彷彿也預言了哈山將會為著阿米爾而死。看到那一幕,再想起前一幕哈山為著阿米爾追風箏時所說的「我什麼都願意為你做!」時,我哭了,世界上真的會有這種友情之愛?連家人都不一定這樣了,更何況是朋友?我默默的在心中咀嚼著劇情,映照自己的人生經歷,頓時心中百感交集。

     「你怎麼會想要在娼妓之國美國待著?你應該要回來奉獻祖國的啊!」這是當阿米爾在塔利班政權下想要救出哈山的兒子時,首腦對他所說的話。美國看阿富汗,是一個充滿著「恐怖分子」的國家;但是阿富汗看美國時,也覺得美國是個毫無人性可言的國家,回教與基督教的關係永遠都牽扯不清。對我來說,當哈山被殘酷的雞姦,似乎也在暗喻著阿富汗這個國家「被強暴」了,而冷眼旁觀的阿米爾,象徵著國際社會的冷酷無情。就好像國際社會也不能完全了解海峽兩岸的那種關係一樣;思及此,心頭更沉重了些。有些事情是旁人無法關得上心、插得上手的;箇中滋味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會了解。

    
      很訝異本片的導演是美國人,因為他是如此樸實、絲毫沒有批判性的將小說搬上電影,不論是阿富汗的風俗民情或戰前戰後的景象都踏實的呈現在螢幕中;可以看的出來他是如此懇切的想要讓觀眾明白這部小說所要傳達的意象為何。但要完全將文字橫向移植於立體的電影視覺中畢竟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影片中仍是有些令人困惑的地方,但體會得出導演的用心與細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iq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